显示屏拼接屏综合服务商
全国服务热线:
400-609-8588
  • >
  • 新闻
  • >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驱动芯片结构性紧缺 或导致今年LED芯片涨价现象提前出现
    September 16, 2020

    近日,国内仅有的几家驱动IC厂商富满微、明微电子、士兰微等股票价格大涨,有的涨幅高达9.64%(3月7日7:53数据)。引起行业不少人猜测:难道驱动IC新一轮涨价潮又要开始了?从当前形势变化来看,这种可能性非常大。

    全球原材料大涨  驱动IC原料晶圆价格也上涨

    自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,全球大宗商品暴涨,从能源到金属再到农产品等都有上涨!伦敦交易所铝价今年已上涨30%,锌、镍等其他金属价格也在飙升。有机构报道,3月4日,长江现货铜价涨了390元/吨,而广东涨了350元/吨。汽车芯片从20元炒到了2800元!

    驱动IC原料硅晶圆价格也有所回升。晶圆涨价主要是紧缺造成的。硅晶圆制造龙头Sumco表示,随着需求的攀升和半导体链路上的层层囤积,硅晶圆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以后。近期,几大晶圆厂都提价了。比如全球市场市占率超过50%的台积电,对全线产品进行了涨价,其中4至16纳米先进制程晶圆的平均价格约按年调涨8~10%,至于28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的晶圆较2021年合同约涨价15%。1月25日,联电总经理王石表示,2022年首季按美元计平均售价将季增5%。2月中旬,英飞凌发布涨价函,全面性调整价格。


    除此之外,全球芯片荒,也加剧了晶圆市场供需不平衡。相比汽车、手机、5G等领域,驱动IC晶圆体量不大,利润也不高,为了盈利,很多晶圆厂商即使扩产也不会考虑驱动IC领域,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LED显示屏驱动IC的紧张程度。


    为了缓解晶圆短缺矛盾,全球晶圆代工企业正大力扩产,但是产能投放不及预期。台积电由于疫情以及建厂地审批等原因,其美国工厂生产将延期;三星因良率较低,高端制程产能扩产受限;中芯国际则受制于设备交付延期,产能增长不及预期。整体上看,全球大规模新建的晶圆制造厂,受制于各种原因产能增长不及预期,全球芯片供应不足的周期将会延长。

    俄乌战争爆发,国内驱动IC供需更加不平衡

    近期,俄乌战争爆发,国内驱动IC供需矛盾有严重化趋势。


    目前,台积电已经宣布停止供货俄罗斯,日本、美国等国家的企业也加入了这个行列。如何应对驱动芯片缺口?俄罗斯大使表示,将从中国进口。正常情况下,俄罗斯进口中国驱动IC,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,但是国产驱动IC自供本来就不多,大概只占10%,严重依赖进口。如果俄罗斯进口中国驱动IC,那么国内仅有的几家厂商的产品可能会供不应求,涨价也是必然。


    此外,行业人士表示,Mini LED背光有望今年“起量”,主要应用在电视、平板、VR/AR、笔记本、显示器等领域,那么对驱动IC需求量也会增加。届时会有很多企业担心拿不到IC,囤货居奇再次上演。再加上,虽然全球感染新冠肺炎的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,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。根据兰州大学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》的最新预测结果显示, 全球疫情或将于2023年底平息,届时全球累计感染人数将至少达到7.5亿。近期,中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疫情反复。

    综上所观,今年驱动IC涨价可能性非常大。各个企业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。为了长久发展,行业上下要联动起来,共同抵御这种压力。

    声明:文章来源自【屏显世界】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    账号登录
    登陆
    扫描二维码
    下载APP
    0.043848s